智工软件

智工新闻

扫一扫  马上体验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智工新闻 > 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传统MES已经过时,智能制造呼唤新理念

2017-06-30 15:03:44  智工软件  阅读 :

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,MES已经成为了众多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信息化系统,并成为制造信息化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软件系统。
智能制造背景下MES的发展方向
在MES定义不严谨,理念不够与时俱进的情况下,在智能制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,在制造企业亟待转型升级的期盼中,中国的MES市场应该如何发展?应该如何在摸索中前行?如何更好地支撑制造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?
以中国制造2025为宗旨,以精益生产为主线,以两化深度融合为突破口,参考德国工业4.0等先进理念,结合企业实际情况,建设基于工业3.0,面向工业4.0、体现CPS特点的智能MES系统,构建“生产精益化+设备自动化+管理信息化+人员高效化”的“新四化”智能车间,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站在制造业使用者角度,从功能上讲,将来的MES要体现出以下特点。
1、回归本质
MES之所以叫制造执行系统,非常强调“执行”二字:一方面,将ERP的生产计划根据车间实际情况,将每一工序分解到每一设备、每一分钟精细执行,并实现透明化的精确管理;另一方面,在车间内部,形成计划排产、作业执行、数据采集、在制品管理、库存管理、质量管理等一个全闭环管理,环环紧扣,而非简单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。
精准化、精细化、协同化是MES的重要特点,否则生产无法高效、高质的运行。那种通过凭经验、靠感觉进行计划制订、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,称之为MES,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名不副实的。
2、贯穿精益
在迈向工业4.0过程中,我们经常讲:“2.0补课,3.0普及,4.0示范”,那么2.0到底是要补什么,3.0到底是要普及什么?笔者认为,除了实现对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等这些大家能看到的软硬件装备以外,更重要的是补上、普及我们欠缺的工业文明,比如员工的技能、素养,企业管理的模式、方法以及社会上的契约精神、合作精神等等,而作为工业3.0最精华的精益生产,是制造业所必须补上、必须普及的重要部分。
在MES系统中一定要充分体现精益生产的理念,通过MES这个信息化手段与工具,促进精益生产在企业中的进一步落地,比如:

* 准确分析非增值劳动,提高生产效率、进行有效质量管理、降低生产库房、工具等辅助成本。

* 科学准确自动排产、合理解决紧急插单等问题、确保生产计划最优。

* 实现目视化管理、信息最大程度透明化。

* 生产过程控制,实现产品“流”的生产。

* 实现生产数据及时、准确反馈,提供科学决策基础。

3、体现CPS
德国人认为工业4.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通过CPS等先进手段,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。
《中国制造2025》也是强调“以提质增效为中心,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,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”。
我们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到,无论是德国工业4.0还是中国制造2025,均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(或者叫为方向),以CPS技术为技术手段。
作为智能制造核心的MES系统,必须要体现以CPS为特点的智能制造。

德国人认为:“在制造业领域,CPS系统包括智能机器、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,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、触发动作和控制。CPS将推动生产对象直接或借助互联网通过M2M(Machine to Machine,机器对机器)通信自主实现信息交换、运转和互相操控。”从本段上我们可以了解到,对车间中的机床、机器人等各类数字化设备进行互联互通,就是德国人认为的CPS在车间的具体应用。


在日前工信部发布的《信息物理系统白皮书(2017)》中,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博士在序言《关于CPS的几点思考——CPS是什么?如何看?怎么干?》中明确指出:“由传感器、控制终端、组态软件、工业网络等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(DCS)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(SCADA)是系统级CPS,由数控机床、机器人、AGV小车、传送带等构成的智能生产线是系统级CPS,通过制造执行系统(MES)对人、机、物、料、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调度、设备管理、物料配送、计划排产和质量监控而构成的智能车间也是系统级CPS。”从中可以看到,在智能化车间里,CPS并不神秘,具有互联互通功能的智能化生产线就是一种CPS,智能化的MES也是一种CPS,两者结合在一起,以数字化设备、设备互联互通系统、MES系统组成的整个智能化车间就是一个更高级的CPS系统。

因此,在MES中要体现CPS特点,车间中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基础。

4、智能是趋势

本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,打造智能化车间,就是要在设备等物理实体、MES等赛博虚体中充分发挥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优势,打造出虚实融合、具有CPS特色的智能化MES系统。

基于这些年的研究与思考,业内专业人士于2015年提出了智能制造下的“六维智能”理论,分别从计划源头、过程协同、设备底层、资源优化、质量控制、决策支持等6个方面着手,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。
六维智能


1)智能互联互通
通过实施设备物联网系统,将车间中机床、机器人、AGV、热处理设备等数字化设备实现互联互通,包括加工程序的网络化传输、设备状态的远程自动采集、工业大数据智能化分析与可视化展现,生产设备由信息化孤岛变为一个个信息化节点,物理设备融入到赛博空间,构成了一个设备层面的CPS系统,这是智能MES的物理基础。
2)智能计划排产
通过APS高级排产算法,按照交货期、生产周期等多种排产方式,将每一道工序、分解到每一设备的每一分钟,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交期延误,以及最大程度从整体上提升设备的有效利用率。只有从源头上做到计划的智能化,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有序、高效。
3) 智能生产协同
实施设备物联网系统,提出生产协同的理念,以设备为中心,工人、库房、技术、检验等相关人员并行准备、协同生产,这样,通过智能化的生产协同管理,将串行工作变为并行工作,从而明显地减少设备等待时间,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,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。
4) 智能资源管理
通过对生产资源(物料、刀具、量具、夹具等)进行出入库、查询、盘点、报损、并行准备、切削专家库、统计分析等功能,实现库存的精益化管理,有效地避免因生产资源的积压与短缺,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生产资源不足带来的生产延误,也可避免因生产资源的积压造成生产辅助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。
5) 智能质量控制

困扰中国很多企业的质量问题,不是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(超过国外的质量偶尔都是可以的),而是产品质量不稳定,找不出规律与原因,企业不知道如何提升。
通过对熔炼、压铸、热处理、涂装等数字化生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智能化管理,对各类工艺过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、动态预警、过程记录分析等功能,可实现对加工过程实时的、动态的、严格的工艺控制,确保产品生产过程完全受控。
当生产一段时间,质量出现一定的规律时,通过对工序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,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工艺改进提供科学、量化的参考数据,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,避免不好的参数,确保最优的生产参数,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。
6) 智能决策支持
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、生产、质量、库存等多维数据的采集、分析、挖掘、展现,为各类人员提供科学、直观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,为科学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与数据支撑。
实践证明,这些理念对MES的研发是非常重要的。
5、落地是关键
中国组织名誉主席、著名MES专家彭瑜教授彭教授提出“再好的MES平台和软件,没有结合工厂的实际规划,实施效果未必就好。
彭教授的建议的确非常有价值,企业实施一套MES系统,即便是理论再先进,软件再智能,但如果不能得到成功的应用,对企业而言,结果就是零,甚至是负数,因为这不但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、财力,而且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,并严重地打击了企业对信息化的热情与信心,这些损失对企业而言都是难以计量的。
但现实中,MES实施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。要保证MES系统的成功落地,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值得重视。
1)专案化
在2016年9月2日“首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”上,时任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发表主题演讲中强调:“未来的软件行业将向网络化、平台化、生态化、专案化四个方向转型。”
作为工业软件的代表,MES系统是高度浓缩工业知识的工业软件,具有最明显的行业特征,无论是MES供应商还是制造企业选择MES系统,专案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。MES供应商不要贪多,企图占领很多不同领域,制造业也不要听信一些供应商的夸大宣传。纵观国内外,MES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,除了流程、离散两大行业外,即便是离散行业,也存在机械、电子、服装、汽车等不同行业,行业与行业的特点不同,对软件的差异化要求也很大,不可能像CAD、PLM一样一款软件可以通吃天下。而这恰恰是中国MES软件公司的机会,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,将行业知识浓缩到软件中,为行业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,就将不畏所谓“国际巨头”的竞争。事实证明,在MES行业,国外品牌并不占据优势,他们项目失败的几率也非常高。
专案化将是MES软件公司成功的第一因素,也是企业成功实施MES风险最小的选择。笔者曾开玩笑地说:“如果一款MES宣称适合很多行业,只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他傻,不懂得MES需要深厚的行业知识;另一种是你傻,他想骗你而已。”
2)以人为本
这不是套话,在MES行业,只有真正理解并做到“以人为本”,MES项目才有可能成功,否则你都不知道项目是怎么死的。
MES不同于ERP、PLM等系统,使用的对象不是工程师等技术人员,大部分是车间工人,相比专业的技术人员,这些使用者在计算机水平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,很多人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。如何让这些一线工人能把系统用好,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,把系统设计的简单实用,不增加他们太多工作量,在他们面前,软件“炫”不是必需品,傻瓜式操作最受欢迎。比如,如何减少每个菜单点击,如何让他们少移动哪怕是1厘米的鼠标距离,这对每天操作很多遍软件的一线工人来说都是福音。
很多公司经常宣称“我们的MES具有非常强大的透明化管理,让管理者对车间现场进行透明化、精细化管控”。MES系统具有透明化、精细化管理没错,这是基本的功能,但一定不要为了“管理而管理”,一定要记住,MES不只是为管理者使用的,还包括很多的班组长、库房管理、一线工人等,如果让这些直接使用者认为“上MES系统会给我们增加很多工作量,会让领导管控我们更方便”,这套系统的结局基本就是失败的,在连续不断的负面报告,比如:“这系统不好用”、“我不会”、“我要的功能没有”等等,领导会逐渐丧失信心,项目必然会以失败告终。
任何系统不可能满足全部要求,任何系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,这些问题往往是表象,是借口,其实深层次的问题往往是: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,透明了他们的过程,甚至是影响了他们的“权利”。

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?答案还是以人为本
对一线工人,在不增加他们较多工作量的情况下,能明显提升他们收入的系统是最受欢迎的。比如智工MES通过协同生产管理,生产过程中做到了并行准备,减少了操作工的等待时间及相关的“催要”工作,使设备利用率明显提升,他们的收入明显提高,工人都是抢着用这些系统的。
很多MES项目的失败,往往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因为没有真正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思想。
3) 务实性
MES实施的成功与否,往往与甲方的务实性也有很大关系。有些客户在听到或者看到一些“专家”的“最新理念”后,要求AI、大数据等等这些自己都搞不明白的概念在软件里体现;有些客户希望MES能解决车间所有的问题;有些客户希望成本最低,功能最强,服务最好……忌好高骛远
针对以上客户,软件公司一定要派出资深的顾问对客户进行“调研号脉”,分析出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,制订出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,并同客户进行深入的沟通。务实性非常重要,项目成功是第一关键考量因素,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的基础,让客户认识到很多问题也并非完全靠软件自身能解决的,需要借助制度、管理的配合,确保系统真正成功应用起来,确保为客户产生最大的价值。
结语
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,MES在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但由于MES提出的年代久远,并随着工业4.0、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日新月异的发展,MES的现有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。一方面,我们既要认真领会MES的真正内涵,挖掘出MES应有的价值;另一方面,我们一定不要拘泥于国外已有定义,要借鉴工业4.0等先进理念,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,与时俱进,勇于提出我们自己的理念,将一些传统的精华、先进的理念融于MES系统中,使MES真正成为企业智能制造的核心使能系统,满足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。同时,也本着高要求、促发展的精神,促进MES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旨在学习传播知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请联系删除!

上一篇:企业ERP实施规划七大要点    下一篇:ERP与企业内部控制整合全知道
 

智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
400-806-2328

陈小姐18098153029